黄淮海是我国重要的冬麦区。 9月以来,黄淮海持续降雨,雨量偏多于常年同期,导致大面积播种迟缓。因地制宜播种冬小麦、覆盖农季的主产区情况如何?我们来看看记者对冬小麦主产省河北的探访。
河北省邢台市是重要的冬小麦生产主产区。全区冬小麦面积超过510万亩,60%以上播期推迟7至10天。记者赶到时,当地冬小麦播种已进入最后阶段。农机隆隆地驶过田野,割断了整齐的犁沟。技术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当地农民准确分析判断水分状况。
为了让晚锯小麦能够赶上耕作,农业技术指导农民选用早熟快的品种,多施底肥和有机肥,力争入冬前培育壮苗。他们还与时间赛跑,推动新发动机型号的应用。
这是河北邢台的一片麦田。播种冬小麦2.2万公顷。播种后,农民会用小铲子和尺子测量播种深度。今年因土壤潮湿、气温较低,播种深度较常年浅1~2厘米。这样,种子就能早发芽,出苗快。当知道种子播深后,应及时调整播种器。
小麦晚播保证丰收,精种精准播种至关重要。播后7~15天是检验播种效果的关键时期,根据苗情精准进行田间管理。在今天的wh吃田地后,合作社开始对早播的小麦进行检查评估。
(央视记者 王凯波 刘跃欣 邢台台)

推荐文章